原标题:人文 | 品秋
原标题:薯干、苹果干、萝卜干、葫芦条……,你家晾晒过这些蔬果干货吗?
昨天在南园小区的街边看见,
有人在晾晒萝卜干,
忽然想起来小时候那些红薯干、
山楂干、梨干、苹果干的味道,
烙在味蕾的记忆上,永远也抹不去。
从夏末到上冬之前,
很多不易储藏的蔬菜、水果,
过去都会被人们直接,
或切成条、片或蒸熟再处理晾晒,
留作冬天补充的蔬菜或藏做零食。
你还记得那些家里晾晒的干货吗?
红薯干
每次烧土柴灶的大锅,在屉子上摆满了洗净的红薯蒸,剩下吃不了的,用菜刀切开,登梯子上房顶,一块块摆放整齐晒成薯干。
晾晒干后,收起来,留作冬天或者来年吃。薯干很有嚼劲,小孩、年纪大的,咬不动,就要在饭锅了蒸一下,软了吃,味道粘糯香甜。一秒钟回到了童年记忆。
苹果干
秋天苹果下树后,碰伤坏点的,个头小的,吃不了,就会削成片,上房晾晒,或者放筛子里。
苹果可以直接切片,也可以蒸一下再切成月牙形,蒸过后晾晒的味道更好。
梨干
家里有梨树,也一样,尤其是酸梨,如果留一部分做冻梨,余下的用来晒梨干,晒成梨干后,不会那么酸。
梨干也是冬天消磨时光的小食品,家里来客人,或串门的临近,抓几把酸梨干待客,也是非常热情的款待。
红枣干
在我们印象中,红枣似乎很多时都是枣干。新鲜的大枣,又脆又甜,口感极好,但放两三天就软了,必须处理保存。
过年撒年糕、端午节包粽子、蒸红枣馒头、红枣发糕,都要用红枣。红枣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,也是常常用来送人,“一天吃三枣,终生不显老
”。
山楂干
承德盛产山楂,过去山楂也很便宜,几毛钱一斤,说起山楂干还是一味中药。
家里如果不是有人非常爱吃酸的,是不会有人晾山楂干的。山楂干
可以用来泡茶、煮水,消化不良的人可以喝一些,还可活血化瘀,降低血脂。
杏干
在农村,一些家庭院里或墙边会种杏树,熟时摘着吃了,多就卖了点。如果吃不了,又怕坏了,就会掰开晒成杏干。
晒杏干时提前看天气预报,第二天一定要太阳足,千万别下雨。
萝卜干
大萝卜切成条直接晒,冬天腌制咸菜,或者切成片蒸一下,再晾晒,冬天用来炖豆腐、包馅,别具风味。
北方人习惯晾点萝卜干吃,晒好的萝卜干,不再那么辛辣,吃起来更美味。
茄子干
过去,家家都要做豆腐,不能经常买肉的年代,豆腐就是最美味的蛋白品,每次做豆腐,全家人都要忙活。
夏天怕坏,也会晒干,还会撒点盐面在上面,喝粥时,吃点豆腐干,比咸菜美味多了。
过去用来晾晒的东西还有很多,
如香菜、芥菜缨、生薯片
这些干货历经光阴晾晒过的味道,
不如原来的新鲜,却别具一番风味,
尤其自家晒的苹果干、梨干、杏干
比店里买的蜜饯要放心多了。
每每看见它们时,
总是让人想起儿时的记忆,
这些干货虽然很廉价,
但想吃的时候,不一定能买到。
城市的繁华让人遐想,却有点浮夸,
乡村土生的东西,稍存一点淳朴,
哪天父母从老家捎点干货过来,
对想家的人来说,最解馋,
不是山珍海味可以媲美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
暑热像湖水一样退去,秋天的味道越来越浓了。
秋天的滋味是原汁原味的甜。果树上,甜而多汁的桃子是秋的宠儿,在秋的臂弯里,它笑得拧了嘴儿。它的名字听上去就很馋人,人们亲切地唤它“水蜜桃”。撕开桃皮,从软软的果肉里品出真正的“桃”味来。
俗话说的“七月枣八月红”,指的是农历的月份,枣熟季节,至少已经是阳历的9月了。一场早来的轻霜为枣子涂上了瑰丽的红色,枣的外形就更加让人陶醉了。这时的昼夜温差突然增大,枣果的糖分得到最大限度的积累,所以吃起来甜脆爽口,唇齿留香。
梨、山楂和苹果是最后一批守望林子的。树叶开始飘飞的时候,已经是节气上的秋分,梨的青皮也随之由绿转黄了,黄澄澄的让人忍不住咬上一口,它细腻适口,全没有了以往的青涩。叶子接连不断落下的时候,苹果的脸红了半边,山楂却红透了小脸。
蔬菜享受着阳光和雨露吐露着芳香。青菜的味道是淡而又淡的,可一经巧手烹制,就自生出诸多美味来。白色的韭菜花开得沸沸扬扬,红色的辣椒忍不住在绿叶里探出了头,最有耐性的要数白菜和萝卜了,它们能一直坚守到霜降。
与蔬菜、水果的味道不一样,五谷的滋味最浓重。人们端起一碗碗新米熬的粥或煮的饭,品味着它独有的香气,秋天的味道便只能咀嚼而不可言传了。人们喝完一碗醇香的米粥,总会情不自禁地赞叹一声:香!
秋天的味道是最平常、最纯正的,远在外地的儿女、亲友也会在丰硕之秋尝到家乡秋天的味道,它带着亲情与温暖,飘得很远很远。
秋天,就好像能够被折叠起来一样,不同的秋味秋韵竞藏其中,然后又慢慢地打开,让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去品味秋的滋味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